2024-10-17 01:34:02 6
一根冰柱向下生長,觸底後將海底也結冰,而且海底的冰面會持續向周圍蔓延,那些沒來得及逃脫的海星和海膽被凍結,奪走生命。
您可能看過這種影像,這不是電腦特效,這種情景一直在南極洲海域上演,它被稱為“死亡冰指”。
由於這種現象會殺死其生長路徑上的生命,所以被冠以“死亡”之名。
那麼有趣的問題,冰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當南半球的冬季來臨時,南極洲四周的海域便會開始結冰,南極洲的面積會因此擴大一倍。
結冰的表面隔絕了地表溫度,讓冰層之下的海水溫度維持在2℃左右,這比地表溫度足足高了50℃。
數千萬年來,南極海域的冰層之下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這讓生命繁榮,但壞訊息是,這種穩定有可能會被死亡冰指打破。
科學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已經知道“死亡冰指”的存在了,但是直到2011年才首次拍攝到它的形成,並開始真正瞭解它是如何形成的。
冰指的英文單詞是“brinicle”,它是由“brine”——鹽水和 “icicle”——冰柱組成,這個單詞其實就已經體現出它的成因了。
如果您曾經觀察過河面結冰時冰塊的模樣,您一定了解,淡水結的冰是非常晶瑩剔透的,它是一種結實的,且內部沒有多少氣泡的冰塊。
△ 左邊這個是海水的冰,右邊這個是淡水的冰
然而,海水結冰是另外一種狀態,它看起來一點都不透明,內部是多孔狀的,就像海綿一樣。
這是因為海水結冰的時候,溶解的鹽分和其它雜質會從冰晶格中析出,所以在冰塊內部留下許多縫隙。
當南極洲的海水開始結冰時,越來越多的鹽分被析出並滲透到周圍的海水中,這會導致周圍的海水鹽度和密度增加。
海水的冰點(水結冰的溫度)和鹽度有關係,鹽度越高結冰所需的溫度就越低,所以當南極洲的海水結冰並導致周圍海水鹽度增加時,會讓這些高鹽度海水出現過冷卻不結冰的情況,後文我稱之為“過冷鹽水”。
另一方面,由於這些過冷鹽水的密度還比下方的海水更高,所以它會下沉。
當這些過冷鹽水下沉並與周圍的海水接觸時,如果它的溫度足夠低,那麼其周圍的海水就會吸引來並結冰,這就是“死亡冰指”形成的原因。
不過,形成一個穩定、且持續下沉的死亡冰指並不容易,所以這種現象並不常見。
它的形成需要符合許多條件:
首先第一點就是海水環境必須要相對平靜才行。
死亡冰指其實是冰管,其內部並沒有結冰,充滿了過冷鹽水,所以它的結構並不是很穩定,如果水在流動的話,鹽分很快就會溶解到周圍不說,冰也很難穩定積累起來。
第二點就是溫度要足夠低才行。
死亡冰指其實只要冰管表面的冰變得足夠厚,它就能夠自我維持——不停析出鹽分和過冷鹽水不停下沉讓周圍結冰。
要讓冰管表面變得足夠厚,自然就是它的初始溫度要足夠低才行。
如果一切條件允許的話,冰指持續向下生長,每天都會生長數米,如果海水不是很深的話,它就會接觸海底,並讓海底結冰。
死亡冰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都不復雜,實際上早就已經有人在實驗室中“培養”出小型的死亡冰指了,不過如果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現象的話,應該很難想象地球的某個地方會發生冰柱向下生長的情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死亡冰指”只對小型的海洋生物有威脅,而對於海豹等大型的海洋生物是沒有任何威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