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 01:37:19 5
原標題: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55期:中國科技事業跨越式發展,我們做對了什麼?
“我們看好中國科技工作者,看好中國科技事業的壯麗未來。”
“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正迎來一個科技全面爆發的浪潮。”
“在過去,西方在創新方面很擅長實現從0到1的突破,而我們則相對更擅長從1到10、從10到100的擴充套件。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這些年來,中國的科技事業在飛速地發展進步。在東方衛視10月21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通訊領域專家汪濤先生一起交流了對科技發展的感知度,並探討了在這一發展的背後,我們做對了什麼。
《這就是中國》第255期
張維為演講
新時代以來,中國科技事業的進步引來全球關注。
今年6月12日,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網站刊文,標題是《中國已經成為科學超級大國》。它這樣寫道:“五年前的2019年,我們雜誌曾發文探討中國科學研究的現狀,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是否有一天會成為科學超級大國?五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得到了明確的回答:是的。”
這雜誌隨後又刊發了一篇封面文章,標題是《中國科學的崛起——令人擔心還是令人歡迎?》。文章寫道:中國科學正成為世界級水平,從植物生物學到半導體物理學,中國已變成主要力量,“某種意義上甚至使美國相形見絀”。文章還就美國製裁華為公司的結果做了一個評估,指出這是一個“起反作用的失敗”。
我們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關於中國的政治分析總體上評價不高,意識形態偏見使然,它誤判中國政治是常態;但這個雜誌對政治領域以外的一些問題的分析,應該說品質參差不齊,時高時低。作為西方主流觀點的代表乃至風向標,它提出的一些觀點,還是值得我們注意乃至關注的。
《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首先聚焦被它稱作“全球最大的科研機構”的中國科學院,以及中國科學院在植物生物學方面的成就。它這樣寫道:
“過去幾年裡,這裡的中國科學家發現了能夠增加小麥顆粒長度和重量的基因,發現了能夠提高高粱和小米等農作物在鹽鹼地生長能力的基因,發現了使玉米產量提高10%左右的基因……中國已被普遍看作是農作物研究領域內的領導者,但中國植物科學研究的興起絕非只是個例。”
談到中國科學院的成就,我想我們還要提及不久前去世的中國科學院前院長周光召院士,他是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擔任中科院領導,我當時也有機會聆聽過他的報告。在中科院面臨究竟何去何從的非常迷茫的時刻,他提出建設一個“人民的科學院,面向全國的開放的科學院”,探索“一個適應時代、適合中國的新科技發展模式”。回頭看,他為中科院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英國《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聚焦分析兩個關鍵指標:一個是高引用率論文的數量,第二個是“自然指數”。
這文章提出,在頂尖科研領域內中國科學家取得了長足進步。文章是這樣說的:“由美歐日主導的舊的科學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終結”。
文章指出,根據權威資料統計,2003年,美國高引用率論文的數量是中國的20倍;到2013年,這個差距縮小到4倍;從2022年起,中國高引用率論文的數量超過了美國,也超過了所有歐盟成員國之和。
這篇文章也提到,也有學者質疑這個指標,認為中國學者在一些領域內引用中國同行論文的數量超過引用外國同行的論文,不排除這中間可能有貓膩。但這文章接著說第二個指標,也就是“自然指數”很難做貓膩,因為“自然指數”是依託全球自然科學100來種權威雜誌論文形成的一個綜合指數。根據這個標準,中國現在也領先全球:2014年“自然指數”首次推出,當時中國排名在全球是第二,論文數量還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然而到2023年,中國已經排名第一。
圖源:《經濟學人》
當然,文章也提到中國有一大批中流水平的大學,它們的科研成果比較平庸,而中國正在努力克服這一問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文章同時警告歐美國家,中西方科研交流合作至關重要,對中國學生和科研人員關上大門,將給西方科學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文章把中國科學的飛速進步歸結為三個因素,即資金、裝置和人才。中國的研發投入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16倍,現在總量僅次於美國。文章認為中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中已經不乏最先進的裝置和非常優秀的研究人員,而且薪酬也很有競爭力。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一位學者指出:“中國學生不再像他們的導師那樣,將美國視為某種‘科學聖地’。”西方機構對年輕而有抱負的中國科學家的吸引力似乎越來越小。
今年7月15日美國斯坦福大學也釋出了一個調查報告,顯示自2018年後離開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增加了75%。
報告對1304個在美國的華人科學家進行了線上調查,表明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所謂“安全和技術威脅”為由而推出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以來,華人科學家離開美國的人數增加了75%。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最為顯著,2021年有超過1000名生命科學家離開美國。
根據這個報告的調查,35%在美國的華人科學家感到自己在美國不受歡迎;72%的學術研究人員感到研究不安全;65%的受訪者擔心“美國的反亞裔仇恨和暴力”。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這篇文章也分析了中國留學生和科學家大規模回國的現象,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推”(Push)和中國政府的“拉”(Pull)兩個因素互動的結果。這也使我想到不久前,中微公司董事長尹志堯與一批國內晶片產業界的大佬共同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的一番話。
尹志堯本人曾長期在矽谷工作,他說:“矽谷有不少先進裝置,但你真正看這些裝置是誰在做的呢?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國留學生幹起來的。好的是其中的大部分人已經回國了,在座的好幾位都是美國回來的,在各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國內專家合作。”
他還向大家報告了一個好訊息:到今年夏天,我們在晶片生產裝置方面,“基本上可以做到自主可控,雖然在某些方面我們可能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最起碼我們是已經有技術,至少可以替代了。”
中微公司董事長尹志堯資料圖:央廣網
海外關於中國科技進步的研究幾乎都提到中國在科技專利方面的迅速崛起。根據世界五大智慧財產權局聯合釋出的2022年的年度報告,2022年中國發明專利的數量為798400項,美國是322970項,也就是說中國是美國的2.47倍。
此外,國外媒體還廣泛報道了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於2023年9月釋出的研究報告。
這個報告認為,在64項前沿技術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中,中國在53項技術上面排名全球第一,包括人工智慧、5G通訊、高鐵技術、半導體、清潔能源、量子計算和生物技術等;美國則在11個領域排名全球第一。
有分析認為這個報告渲染了“中國威脅論”或“捧殺中國”,但我們完全可以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作出自己的獨立研判。
還是讓我們回到英國《經濟學人》的這篇封面文章。這篇文章的最後指出:“五年前,我們雜誌曾提出一個問題,在中國這樣的體制下,科學是否能夠繁榮?但迄今為止,至少在硬科學領域內,我們的回答是‘Yes’。”文章引用一位資深學者的話說:“給中國奇蹟設限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奇蹟遠未達到極限。”
這不由使我想起了2014年3月美國知名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刊文,標題就是《中國為什麼不能創新?》,文章充斥了對中國體制和文化的偏見;但九年後的2023年5月,這個雜誌又刊登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中國新的創新優勢》。看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和《哈佛商業評論》至少在一些領域內努力與時俱進,否則他們會把自己的牌子做坍的。
現在全世界大概只剩下“跪久了站不起來”而又極端孤陋寡聞的中國公知,還在否定中國科技事業的飛速發展。我的態度是:不要理睬他們。西方多數專家學者都意識到中國科技事業的崛起,在不少領域內領先全球。當然,我們國家也一直堅持穩紮穩打的原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重申了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奮鬥目標,推動中國的科技改革和科技發展都更上一層樓。
總之,我們一如既往地看好中國科技工作者,看好中國科技事業的壯麗未來!
汪濤演講
剛才張維為老師對中國科技的發展從宏觀上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為了讓大家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我來談一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1984年8月從南京郵電大學畢業,工作後參加了很多中國的衛星通訊地面站和微波站的建設工作。這些無線通訊裝置在選址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測量軍用雷達的頻譜干擾。我們當時測得最多的雷達是440雷達,它是測水平方位的;還有843雷達,它是測俯仰角的;另外還有514型號的雷達,它主要是米波雷達。
當時的雷達技術比較落後,只要知道這個雷達的引數就可以進行干擾,而這些雷達的引數可以用一種叫頻譜儀的裝置很容易地測出。我們當時就是用這種裝置測的雷達干擾,而這裝置本身就是從美國進口的,所以美國就很容易知道我們雷達的所有引數。
為什麼美國的電子偵察機老是喜歡在我們周邊飛來飛去?因為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測出我們雷達的這些引數。當時一看到山頭上某個雷達的天線外型,就能馬上知道它是什麼雷達。美軍用同樣的裝置,甚至更好的裝置,因此他們當然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我們軍方雷達的一些最核心的詳細的資料。
所以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們國家軍隊在北海和東海曾經吃過很多虧。例如,我們雷達上面發現有很多戰機向我們飛過來,那我們就起飛戰機去攔截,但是飛到相應的領空卻發現什麼也沒有——這些純粹是美國電子戰機制造的一些假訊號。可以說,我們曾經多次被美國的電子戰機搞得暈頭轉向。
這是過去的情況,那麼現在我們的雷達技術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我們現在主要的艦載和機載的雷達的功率放大器件,早就已經採用氮化鎵收發的器件,早在2008年我國開發的這種氮化鎵的收發單元的單位功率已經是119瓦,而美國直到現在主力的雷達器件大部分採用的還是砷化鎵器件。
當然,客觀地說,美國並不是沒有氮化鎵器件上的技術能力,美國是因為其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延緩了技術的提升。現在美軍最新的APG85採用的也是氮化鎵器件,但是它的進展很慢。而中國更下一代的氧化鎵器件也已經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現在,中國在軍艦、戰機、預警機、電子偵察船、戰機的電子吊艙等各種平臺上面裝備了各種琳琅滿目的世界最先進的雷達裝備。可以說,雷達技術,是中國最先實現對美軍和北約反超的領域之一,發展得也特別快。
“遠望3號”船海上測控的雷達天線。資料圖:新華社
為什麼我們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呢?剛才張維為老師提到了,我們有很多投資持續不斷地增長,我們有很多先進的研發實驗環境和裝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們擁有非常多傑出的、擁有非常強烈報國情懷的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現代的科技並不單純是某一項技術的進步,背後還有整個中國產業鏈的不斷進步,尤其是像半導體器件等等領域的進步。美國因為多年的製造業外移,它已經沒有這種很完善的產業鏈的支援了,所以它單純地靠少量的軍工企業,這是很難去推進的。
當然美國的確還是有很多水平很高的科學家,美國也還有很多技術也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因為缺少產業鏈的支援,要做出最後的產品,尤其是大規模地、穩定地普及應用,現在事實上若離開了中國的支援,它是很難發展的。
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現在正迎來一個科技全面爆發的浪潮。讓我們一起努力,去迎接這個時代。
圓桌討論
主持人:剛才兩位的演講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生動的圖景,詳細闡述了中國科技迅速的發展與進步。說到這科技發展的進步,普通老百姓其實也能有自己切身的感受,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一部分高科技的成果。那麼,如果從一個普通的視角出發,我們普通人所能感受到的高科技的發展進步,兩位能否分享一些具體的例子呢?
汪濤:生活中,我們實際上遇到了許多新的科技進步,比如高鐵。如今,高鐵出行已變得非常方便。中國在高鐵技術上為何能取得如此顯著的進步?這既得益於對國外高鐵技術積累的整合和先進經驗的吸收,也離不開我們自身的技術創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高鐵要實現平穩執行,它的路軌就不能像傳統鐵路那樣,而是需要連續的混凝土路基。這些路基是預製好的,再到現場鋪設,而非現場澆灌。而高鐵軌道並非完全直線,而是包含長距離的彎曲,這就要求路基混凝土的精度極高,其加工精度跟一般混凝土房屋建築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那麼,如何實現這一精度要求呢?中國的工程師們想了辦法,他們採用數控機床來控制混凝土基礎的加工,從而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這正是我們能在高速行駛的高鐵上放置硬幣而不倒,享受如此高的穩定效能的原因,背後花了很多的功夫。
張維為:這次我們去泰國,我見到了一位學醫背景出身的大學校長。大家或許還記得,六年前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剛開始時,有悲觀主義者曾斷言我們不行,理由是我們的醫療裝置幾乎全是進口的,尤其是高階裝置。然而,後來我們開始了國產化程序,國產替代的步伐非常之快。
這位校長告訴我,他有意購買中國生產的血透儀、CT、核磁共振等裝置,並認為這些裝置比西方產品更好,因為中國產品的價格更為合理,最關鍵的是,在AI應用和遠端醫療裝置方面,中國產品已經處於領先地位。我自己當時也頗感驚訝,沒想到中國在這方面的進步如此迅速。
主持人:我每年都會參加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一些論壇,因為要負責主持工作。多年來,我有一個很強烈的體會:如果要全圖景展現中國科技的發展進步,每個領域的人都能列舉出一些成果。當這些成果被分享出來時,大家會發現,原來我們在很多很多領域都取得了成就。
在汪老師的演講中,他提到有些技術因為有相關產業鏈的支撐。這些產業鏈在過去得到了充足的發展,從而為我們現在整合式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這正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汪濤:沒錯,就是因為中國擁有如此巨大的規模,所以其分工能夠比其他國家精細得多。中國的人口總數超過了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總和,甚至還要多出半個歐盟的人口。這樣的規模使得中國能夠實現聯合國所有產業分類的全產業鏈。當我們擁有了如此全面的產業鏈後,在新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和創新就變得非常方便。只要有需求,一些整合式的創新就能迅速出現。
主持人:所以我在想,在中國做創新,可能會發現相關的供應鏈其實都已經存在,只不過需要我們花費精力在茫茫如海的企業中把它找出來。一旦我們成功構建了這樣的供應鏈條,這種優勢是其他國家很難擁有的,因為他們的供應鏈要麼不全,要麼沒有中國這樣的規模。像長三角這樣的地區,其集中發展不僅很有力量,也有規模效應。我們在以往的節目中也多次討論過規模,現在大家可能需要更加重視“規模”這兩個字的意義,它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有力量。
我在開篇中就提到,當我們說到中國科技進步爆發時,我們究竟做對了什麼。對此,張老師,您怎麼看?我們哪些動作做對了?
張維為:從中國模式的角度來看,首先是“道”與“術”的關係。對於“道”,我們向來非常重視。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明確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觀點極為重要。隨後,在江澤民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便包含了代表先進生產力這一內容,而先進生產力無疑是與科技連在一起的。再到總書記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其中第一個就是創新,其次是新質生產力。這些指導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質生產力要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並非僅僅停留在Sora、ChatGPT這樣的概念層面,而是要真正落地。而要實現落地,就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支援,包括電力、產業、各種分工、產業叢集、勞動力以及人才等方面的配套。在這些方面,我們的安排是很厲害的。
此外就是“新型舉國體制”,這點在三中全會公報中多次被提及。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那份報告,我國的研發投入(R&D)現已僅次於美國,早已超越歐盟。該報告還指出,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實際研發發揮的作用已經超過了美國。
為什麼叫“新型舉國體制”?因為與過去的舉國體制有所不同。過去的舉國體制主要由國家進行總體規劃並投資,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現在,我國研發投入中有三分之二來自市場化行為,即民營經濟的投入,剩餘的三分之一來自政府投入。這一大變化表明,市場認為在這些領域的投資是有利可圖的,因此積極參與其中。
主持人:所以我們要鼓勵民營企業保持活力,因為它們的活力不僅關乎就業問題的解決,還在高科技發展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拉動角色。剛才張老師提及產業政策,我們科技政策的一貫延續性,也是中國的一大優勢。
汪濤:沒錯,中國的這個產業政策,它的專案延續性是非常高的,不會輕易地中斷專案。
張維為:在我們的決策過程中,民主集中制非常之重要,先廣泛地聽取專家、不同流派的意見,最後由黨中央做政治決定,這非常重要。
主持人:我們在分析中國高科技快速增長的原因時,提到了多個因素,包括產業政策的持續支援、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所有科技研究企業的努力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
人才的儲備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科技人才的成長速度確實越來越快。因此,當我們在思考未來高科技發展還需做哪些工作時,您認為還有哪些點是我們未來要做到的,以確保整個科學技術發展能夠持續保持這樣的勢頭?
張維為:在這次三中全會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法,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即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這意味著要將這三者緊密結合,培養一批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人才。這就是我們講的透過一種整體性的方法來切入和推進改革。
觀眾互動
觀眾:我是一個高科技行業的從業者,我想問的問題是關於創新的。在過去,我們注意到西方在創新方面很擅長實現從0到1的突破,而我們則相對更擅長從1到10、從10到100的擴充套件。請問兩位老師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主持人:我想再問您一個問題,您所在的是高科技哪個領域?
觀眾:就是光電領域,做鐳射器的。
主持人:那在這個領域上,您覺得咱們中國的整體發展水平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觀眾:我們目前仍處於追趕的狀態,因為歐美仍有許多技術對我們實施封鎖,他們在技術方面仍比我們靠前一點。
張維為:我個人的觀點是,0到1的突破取決於你如何界定它。
如果你指的是像牛頓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這樣的巨大飛躍,那麼這樣的0到1無疑是極其罕見的,可能是百年甚至數百年才能遇到一次的人才所能實現的。
但如果我們把範圍縮小到更小領域的0到1,那麼我想不僅中國,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創新。我之所以高度評價華為公司的貢獻,就是因為它的原創產品能夠賦能千行百業,與我們現在大規模的工業和製造業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了智慧港口、智慧礦山、智慧醫療等應用。
集裝箱卡車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運輸貨物。資料圖:新華社
由於我們的產業更多、分類更細,所以在宏觀上看,我並不特別擔心。但是,我們中國人要比,就要跟整個西方世界比。要是與單個西方國家相比,我們並不害怕;而與整個西方相比,我們確實有些地方暫時還不如人家,需要在一些細節上追趕。但總體來看,中國的趕超是一定可以實現的,而且在細分領域的從0到1的創新上,我們不僅有,而且還不少。
主持人:張老師剛才說到一個概念,即內在動力,它的牽引作用非常重要。就像我們這些年那麼關注晶片,以前我們的理念是可以透過購買來解決需求,但當我們面臨晶片“卡脖子”的問題後,就變成我們一定要自研。
汪濤:說到從0到1的突破,我們確實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也需要彌補相關的機制。而從1到10、再到100的過程,也並非那麼簡單。
觀眾:中國5G資訊科技的研發和部署處於全球什麼樣的位置?這對中國的未來有什麼樣的意義?
張維為:很專業的問題,您平時的工作跟這個有關係嗎?
觀眾:沒有,我是教語文的。
主持人:您是教語文的,但是那麼關心5G的發展。
觀眾:因為我們的教育也在進行改革,並與科技緊密相連。例如,我們現在使用的智慧平板,在廣州的部分地區,學生已經可以用平板來上課了。此外,我們現在還在試點智慧紙筆,這意味著未來的學生可以在家中直接寫作業,只要他們下筆去寫,我們就能立即接收到資訊,包括學生用了多少時間以及他們的思考過程。這些都是科技的產物。
主持人: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已經運用了許多技術輔助手段來幫助教學,這些進步讓我大受震撼。因此,我很好奇,你們現在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寫板書嗎?
觀眾:我們會保留傳統的板書,在板書的基礎上,像在我們語文課上,我們會讓學生朗讀一首古詩,在讀詩的過程中,我們會玩一個很好玩的遊戲,讓學生描述古詩所描繪的場景,隨後會利用AI技術生成一幅對應的畫面。學生在那一瞬間會對科技感到驚歎,“哇,原來語文課堂還可以這麼玩”。
在安徽省淮北市圖書館AI智慧廳,孩子們正在與“詩仙李白”進行互動。資料圖:人民日報海外版
汪濤:中國在通訊領域的進步,可以說是所有行業中變化最大的之一。中國在通訊領域已經發展到了5G階段,目前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對華為、中興等企業實施極端制裁的原因。
展望未來,我們正在研發6G技術。6G的出現不僅意味著通訊速度可能會更快,更重要的是,它將帶來衛星通訊方面的重大變革。過去我們常聽到馬斯克在搞星鏈,而現在中國也在發展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在6G領域,我們已經申請的衛星軌道數量,包括中軌和低軌,加起來已超過5萬個,佔據了全球理論上存在的10萬個軌道的一大半。我們在這個領域具有這樣一個領先地位。
張維為:近來我們多次走出國門,今年我們先是去法國巴黎與當地智庫進行交流,隨後前往馬來西亞和泰國,最後回到上海。從手機訊號的角度來看,巴黎的訊號最差,馬來西亞稍好一些,泰國的訊號則明顯更好,而上海的訊號最好,好很多。馬來西亞和泰國都使用了一部分華為的設施和產品,而法國則沒有。這是我們直觀的感受。
我們有時候真的是日用而不覺,中國通訊這麼發達,只需一部手機,就能輕鬆解決所有通訊需求,無論是在西藏的高原,還是攀登高山,再或在廣袤的新疆,都能觀看影片。這真是國外沒法比的。
主持人:現在有一個詞很多人都知道,叫做“認知”。很多時候,我們的認知受限會影響判斷,或者無法做出全面的決策。要讓認知不受限,關鍵在於不僅要深入瞭解自己熟悉的領域,還要開啟視野、張開耳朵去聽他人介紹各行各業的資訊。
就像我們剛剛分享的那麼多生動的實踐案例,以及那麼多人在持續努力做的事情,這些資訊量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因此,我們也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節目和平臺,能夠邀請嘉賓和觀眾朋友們一起來討論,共同拓寬視野,從而獲得更加豐富和全面的認知。
2024-08-31 30 人在看
2024-10-30 0 人在看
2024-10-30 0 人在看
2024-10-30 0 人在看
2024-10-30 0 人在看
2024-10-30 0 人在看
2024-10-30 0 人在看
2024-10-29 0 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