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00:47:01 5
最近,楊子可謂火出圈了。
在離婚真人秀《再見愛人4》中的爹味表現,讓所有觀眾看了都感到窒息無語。
一些奇葩言論,更是被嘉賓和網友都評價為恐怖。
不過,比起下面這個男主,比楊子要恐怖一萬倍。
楊子僅僅是言語上「下頭」,而這位可是行為上「下頭」。
注意,後者可是動詞。
早年美國一檔相親節目,堪稱美版《非誠勿擾》,才是真讓人大開眼界。
一個女性上相親節目,居然和一個連環殺手組了CP。
如今,這個離譜事件終於被拍了出來。
很多人看後都大呼可怕。
「不是真實事件不可能編得出。」
具體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這就一起看一看——
《致命約會》Woman of the Hour
女主演安娜·肯德里克。
曾在《暮光之城》中飾演貝拉的同學傑西卡。
憑《在雲端》獲奧斯卡最佳女配提名。
這是她首部自導自演的影片。
影片取材自1970年代轟動全美的「約會殺人魔」事件。
原型羅德尼·阿爾卡拉,9年內性侵併殺害100多名年輕女性。
期間還抽空上了一檔相親節目,甚至牽手成功。
電影由女主的視角展開。
她本是一名科班出身的演員。
滿懷藝術抱負,卻頻頻試鏡失敗。
找上門的,只有大尺度的裸露戲。
眼看快付不起房租,正考慮捲鋪蓋回家。
這時,朋友幫她報名了一檔相親節目。
建議她先上節目刷刷臉,打響知名度。
畢竟,這檔《約會遊戲》是當時美國電視臺的大熱節目。
節目規則和《非誠勿擾》類似。
女嘉賓向三名男嘉賓提出各種問題。
之後根據他們的回答,選出自己最心儀的物件。
女演員一上節目就發現,這幾個男嘉賓都不怎麼樣。
一號男嘉賓呆若木雞。
女演員問他:「如果你是個書呆子氣的男生,想邀請我去約會,你要怎麼表現?」
男嘉賓居然直接說:「我是個有書呆子氣的男生,你想跟我去約會嗎?」
二號男嘉賓是個裝都不願裝的老色鬼。
女演員讓他假扮橄欖球隊長,提出約會請求。
對方猥瑣地說:「我們可以打一場觸身式橄欖球,我當襯衫隊,你當光膀子隊。」
對比之下,三號男嘉賓還看得過眼。
他名校畢業,是一名優秀的攝影師。
曾在紐約大學師從名導羅曼·波蘭斯基學習電影。
節目現場,他談吐自信、風趣,每次回答都能博得滿堂彩。
女演員問三個男嘉賓,女孩的存在價值是什麼。
其他兩人都說,是為了男人。
只有三號男嘉賓表示,這應該由女孩自己決定。
所以,幾乎沒什麼懸念。
女演員和三號男嘉賓牽手成功。
他們也獲得了節目組的獎勵,一筆旅遊經費。
這時,女主完全想不到——
這個看似「正常」的男人,其實是個心狠手辣的連環殺手。
他偽裝成熱愛攝影的文藝青年,利用導師波蘭斯基的名聲,給自己貼金。
他總是以拍寫真為藉口,接近年輕女孩。
用花言巧語將對方騙到荒郊野外。
到了沒人的地方,他就露出獸性,施以暴行。
性侵、殺人。
他常常掐住對方的脖子使其窒息。
等對方失去意識後,他又去做人工呼吸。
對方甦醒後,他又繼續折磨,如此反覆,直到對方徹底死亡。
女孩死後,他還會拍各種露骨又血腥的照片。
在參加節目前,他已經用同樣的手法殺死了好幾個女孩。
錄製節目期間,甚至拿出一張照片向男嘉賓炫耀。
變態男嘉賓都大呼「變態」。
好在,女演員逃過一劫。
她敏銳地意識到,這個男人的身上散發出一股危險的氣息。
下了節目後,就拒絕了節目組的旅行計劃,徹底斷了聯絡。
實際上,在節目錄制現場。
一名受害女孩的朋友就坐在觀眾席,第一時間認出了羅德尼。
她當即就衝出去找節目組,說明情況。
但無奈,電視臺只考慮收視和聲譽,粗暴地將她趕了出去。
這讓羅德尼又逍遙法外,犯下更多兇案。
早年,這一罪案故事就有被改編成電影,也拍成紀錄片。
但都是以羅德尼為主角。
這部電影則另闢蹊徑。
主角不是兇手,也不是受害者,而是一個只與兇手有一面之緣的女演員。
表現方式更新穎,電影的驚悚感也更強烈。
片中,眼見女主一步步靠近羅德尼,已經開始肢體接觸。
作為觀眾的我們會自然地生出巨大的惶恐,但又無法預料事態會如何發展。
節目錄制完已經很晚。
女主走出門時,外面漆黑、寂靜。
鏡頭對準女主急切的步伐,與不遠處羅德尼悠然的步子形成對比。
羅德尼的鎮定自若,簡直像勝券在握。
女主如何逃脫,讓人揪心。
最終,當羅德尼近距離站在女主面前,伸出手剛要掐住女主的脖子時。
突然間,不遠處走出幾個人,讓羅德尼不得不收了手。
我們完全能代入女主,在與兇手緊張的心理博弈中,一點點被恐懼和不安侵襲。
再聯想到後來,女主得知真相的後怕感,更讓人毛骨悚然。
電影之外,後續的故事更讓人無奈。
參加節目一年後,羅德尼因謀殺12歲女孩被捕,警方才開始深入調查。
1980年,他被判死刑。
但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審。
他在法庭上人格分裂,自己當自己的辯護律師和證人,用不同的腔調審問自己…..
之後又陸續發現新的謀殺案。
2013年,他終於因七起謀殺被定罪。
但據統計,實際受害人數可能高達130人,年齡最小的受害者僅8歲。
他也被稱是美國「史上殺人最多兇手」。
諷刺的是,他最終並沒有受到死刑制裁。
因為加州死刑程式過於緩慢,一直被拖延執行。
2021年,77歲的他,在監獄自然死亡。
這一案件對很多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電影中,女主雖然逃過一劫,但也留下了長久的心理陰影。
對陌生男性充滿了不信任感,恐懼和焦慮也伴隨終生。
她越來越封閉自己,主動淡出娛樂圈,過上了離群索居的生活,曾在採訪中表示,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
男主被捕後,警方還在他的房間找到大量女性和兒童的照片。
照片中很多受害者身份至今不明。
這使很多潛在受害女性及其家人憂慮不已。
也在當地引發了廣泛的恐懼——許多女性開始對拍照產生牴觸,對陌生男性抱有深深的懷疑。
這種心理陰影和恐懼感,隨著案件的反覆審判而愈加深重。
再加之等待案件最終審判、裁決的漫長過程,不少倖存者和受害者多年飽受折磨,最後抱憾離世。
這幾年,社交恐怖片似乎成了一種流行趨勢。
光是最近就出了好幾部類似的。
像《怪慄情人》,同樣講一段浪漫的邂逅,演變成連環殺手的追捕遊戲。
甜蜜的愛情泡泡,破碎成四濺的鮮血。
還有《求救眨眨眼》,講一個女服務生意外結識億萬富翁,並在對方的邀請下,去他的私人島嶼玩耍。
起初,她還樂在其中。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這個看似理想的度假地,漸漸成了囚禁她的監獄。
7年前,《逃出絕命鎮》的大爆,成功激發了這類恐怖片的潮流。
不像傳統恐怖片中,利用怪物、幽靈等超自然元素,或暴力、血腥的極端情況,結合jump scare的音效,打造恐怖氛圍。
這些電影通常是透過日常社交中微妙的不適和壓力,一點點向我們滲透不安情緒。
打碎習以為常的人際關係,讓角色跌入被徹底遺棄的孤獨中,釋放恐怖。
就像《逃出絕命鎮》一開始,男主初次見女友的家人時。
用微妙的對白,僕人的微表情變化。
營造出一種表面友善、完美,卻又略顯不自然的詭異氛圍。
男主本是真心愛女友。
但後來,他卻發現女友是策劃綁架和操縱他的幕後黑手。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虛假的親密關係中,真相是觸不到的冰山。
這種日常的瓦解同時也在觀眾內心發生,化成悚然的情緒。
由於這樣的情緒源於我們切身體會過的生活經驗,也因此恐怖感會更甚。
這些電影其實就是利用了人們這兩年越來越強的社交恐懼心理。
雖然在今天,《致命約會》裡的變態連環殺手相親者或許不太有可能出現。
但親密關係中的欺騙和傷害,還是層出不窮。
比如,外表溫和,實則可怕的家暴者。
還有看著老實,卻將毒手伸向枕邊人的殺妻犯。
在網路技術的加成下,種種傷害也變得愈發猖獗、可怖。
比如,各種「殺豬盤」騙局。
網飛紀錄片《Tinder詐騙王》曝光的西蒙,就是用精心偽裝的虛假身份吸引信任,再進行情感與經濟上的雙重剝削。
在全球各地詐騙了一千多萬美元,受害者無數。
還有,偷拍、傳播床照裸照的渣男……
前段時間又有韓國的「Deepfake」事件,用AI偽造色情照片。
這些本質上和恐怖片裡的故事沒有分別。
都是在利用人們的感情和信任造成傷害,又將更多人推向更深的隔閡和冷漠。
這一切都讓今天的社交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
而社交恐怖片的流行,正是對這一無奈現實的捕捉,也是對種種不安情緒的宣洩。
它讓我們不得不去直視隱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深深裂痕。
面對他人,我們似乎總在熱情和冷漠之間極致搖擺:
我們如此渴望連線、理解、支援,卻又那麼害怕欺騙、傷害和利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