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2024-10-16 00:35:10 13

來源:齊魯晚報

近日,《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寶黛愛情”突然在短影片平臺上爆火,相關話題多次登上熱搜高位,不少網友化身“嗑學家”,逐段分析兩人之間有哭有笑的相處日常。實際上,《紅樓夢》的翻紅並非個例,86版《西遊記》《甄嬛傳》《潛伏》等經典影視作品早已成為觀眾們常看常新的“電子榨菜”。


87版《紅樓夢》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劉宗智 濟南報道

年輕人愛嗑“寶黛CP”

寶黛之間的愛情作為《紅樓夢》的情感脈絡,是貫穿其始終的核心故事。在劇中,兩人的甜蜜互動得到了具象化的呈現。比如寶玉雨夜出行,侍奉的丫鬟笨手笨腳怎麼也無法幫他戴好雨笠,黛玉見狀,一面幫寶玉戴雨笠,一面細細囑咐;再比如黛玉傷心落淚,一旁的寶玉也跟著哭了起來,但是由於沒有手帕,便只得用寬大的衣袖擦拭眼淚,黛玉悄悄把手帕扔給寶玉,寶玉接過手帕後裝模作樣地擦了幾下臉龐,反而將手帕悄悄藏進了自己的衣袖中;賈寶玉因“不肖種種”而遭其父賈政毒打後臥床休養,前來探訪的黛玉滿面淚光,“只見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抽抽噎噎心疼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林黛玉發現賈寶玉偷偷閱讀《西廂記》這類書籍,她不但沒有勸誡賈寶玉,反而被《西廂記》等書的內容打動,林黛玉對這類書籍的態度也顯現出她與其他閨閣女子的不同之處……透過對87版《紅樓夢》的“考古”,不少網友發現,原來“林妹妹”不是隻會哭哭啼啼,反而也有俏皮可愛、聰慧靈動的時刻,“寶黛”之間確實可以用率真、至情來形容。

從網路上爆火的片段來看,幾乎大多數影片都取材於87版《紅樓夢》。這一版電視劇《紅樓夢》由周汝昌、王蒙、曹禺、沈從文等多位學者參與制作,本著“遵循原著、忠於原著”的創作原則,該劇後六集根據脂批和紅學研究成果進行了創新,為八十回後的佚稿提供了新的解讀視角。87版《紅樓夢》一經播出便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被稱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直到今天仍然長盛不衰,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有網友評價:“這一版本的《紅樓夢》常看常新,幾乎每次重刷,都能從中品味出新的味道。”

經典老劇迎來翻紅熱

不只《紅樓夢》,每隔一段時間,一些經典老劇就會掀起一波“回憶殺”。

92版《新白娘子傳奇》堪稱暑假“神劇”,熱度經久不衰;經典諜戰劇《潛伏》中的臺詞讓網友們津津樂道;《情滿四合院》滿溢的俗世真情,在任何時代都有撼動人心的力量;《父母愛情》是電視熒屏的常駐嘉賓,有網友評論,“平凡而感人的‘父母愛情’,蘊含了愛情、婚姻與生活的真諦,值得我們靜下心來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屢獲殊榮的《亮劍》,網友戲謔李雲龍的魅力表情包也是劇集一大亮點。此外還有《琅琊榜》《甄嬛傳》《武林外傳》等作品,更為觀眾們創造了無數美好回憶。

從作品質量來看,再次流行的經典作品大多在編劇、導演和演員表演等方面有著較高藝術水準,劇中探討的人性、社會、歷史等主題具有比較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即使受限於技術,但無論是選角,還是服裝、道具、場景設計,都展現了製作團隊精心打磨好劇的樸素理念。

經典電視劇“耐刷”,在於它們具有多重解讀視角,觀眾可在反覆觀看的過程中,獲得挖掘寶藏般的樂趣。比如,《武林外傳》中的邢捕頭性格幽默,情商高,被許多觀眾評價為現實生活中最受歡迎的角色;《新白娘子傳奇》中,許仙的姐姐、姐夫吵鬧卻不失恩愛,是年輕觀眾評價頗高的熒屏CP;《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何書桓居然是“渣男”,杜飛反而變成了“反矯情高手”;《甄嬛傳》里人人跳過的凌雲峰片段被網友重新拾起,甄嬛與果郡王的相知、相識、相戀變得有跡可循,浣碧對長姐的不離不棄也終於被認可。


87版《紅樓夢》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網友二創的素材庫

經典老劇在網路上“翻紅”,還源於它們與網路文化的“互哺”。年輕觀眾透過表情包、短影片等方式,對經典影視劇進行二次創作、二次解讀,掀起老劇的網路狂歡。《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劇集都是網友們二創的素材庫,年輕人透過分享和二創自己喜愛的經典作品,建立了共同興趣和情感紐帶。

在網路文化的影響下,經典劇集中的一些“名場面”成為網友言論的熱門聚集地。《三國演義》每當響起“滾滾長江東逝水”,彈幕就會飄過一連串“夢開始的地方”;桃園三結義時,當詞窮的張飛憋著黑紅的臉龐說出“俺也一樣”時,齊刷刷的“俺也一樣”彈幕立刻刷屏;在《紅樓夢》中,當賈寶玉問林黛玉“妹妹可曾讀過什麼書”時,《計算機導論》《高等數學》《5年高考3年模擬》……一堆書名迅速佔據彈幕區。諸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曹操的“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甄嬛傳》中的“臣妾瓜爾佳氏發誓”等經典臺詞,更是不少網友二創的必備素材。

透過這種互動,年輕人滿足了對經典影視劇的“考古”興趣,完成了對作品細節的二次解讀,經典影視作品也透過新鮮的網路形式煥發新生,走進更多年輕觀眾的視野。無論是經典臺詞、表情包的傳播,還是熱門片段的助力,都激發了網友持續“考古”的熱情,也為經典老劇的翻紅添了一把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