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丹麥幸福教育大會在山東高密舉行

2024-11-08 01:44:49 3

11月2日至3日,主題為“教育幸福感·如何與自然保持連線”的第五屆中國丹麥幸福教育大會在山東高密莫言文學藝術館舉行。大會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主辦,高密市委、高密市人民政府承辦。

人類的進化與自然有著內在的聯絡,但現代生活卻常常使人類遠離自然,從而降低了幸福感,研究人員將這種現象稱為“自然缺失症”。丹麥長期高居全球幸福國家榜首,有著悠久的自然和森林幼兒園傳統,其兒童每天在戶外度過很多時間。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寫了許多在自然中體現生命和精神的故事,闡明瞭自然作為生命和學習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的神奇和重要性。

在當天的活動上,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做了開幕式上致辭。他談到,文學和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文學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教育也能夠促進和推動文學的普及與文學的發展。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當代著名作家莫言)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當代著名作家莫言)

高密市委書記董廣明介紹,近年來,高密突出深化教育綜合改改革,學習借鑑先進教育理念,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打造啟發式沉浸式鼓動式課堂建設37處校外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在與自然親密接觸中精準心靈、陶冶情操、健康成長,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濰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陳端梅談到,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並非始於大學階段,而是應從孩提時期著手。我們需激發孩子們對自然的探究興趣,培養他們對新知識的強烈渴望,鼓勵他們不斷追求、深入探索、勇於質疑。科學正是在不斷的質疑中得以揭示和進步。因此,這不僅是教育界的共同使命,更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

此次大會上,來自中國和丹麥的教育學者、一線教師、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等,分享如何透過重新與自然的連線實現更加平衡、健康和充實生活的案例,從不同維度探討如何消除“自然缺失症”,提升幸福感。

自然缺失症:現代教育的挑戰

“爸爸,為什麼你們小時候好像比我們現在要有趣得多?”“我更喜歡在家裡玩,因為只有屋裡才有電源插座。”

十年前,中國引進並出版了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所著的《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該書中文版的序言由著名學者楊東平撰寫。在書的扉頁上,就有如上這段引人深思的對話。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楊東平在會上表示,“自然缺失症”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自然缺失症”並非醫學診斷。現代城市中,人與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導致行為和心理出現問題。原因包括父母因工作安全考慮限制孩子戶外活動、自然景觀的缺失以及電子產品對孩子們的吸引。這導致孩子們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鬱等問題增加,甚至影響視力。

“然而,在過去,我們從未意識到自己患上了這種‘病症’。事實上,如今大量類似的情況出現,這就是過度的教育競爭。”

楊東平稱,“我們的學習時間太長,總教學課時過多。我們的中學每週上課33節,外國中學每週上課23節。我們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上課13000節課,外國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上課5800節課。我們的小學每年放假12周,寒暑假兩個半月。外國中學生每年放假四個半月,寒暑假比我們多兩個月。”

有研究認為,中國的過度教育已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城鎮過度教育的比率已然超過了適度範圍,特別是自2010年到2014年間過度教育的平均比例達到了33.34%。與此同時,由於高技術的發展,產業、職業結構的更新迭代清晰可見,如各大銀行的門店,人工越來越少。隨著職場機器人的使用,那種靠“硬知識”就業的員工也將越來越少。

楊東平就江蘇某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舉例,學生的在校時間基本上從早上7點持續到下午6點。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被限制在學校環境中。他認為,這種持續的封閉教育,或者“內卷”的教育模式,其後果是導致學生對學業以外的事物喪失了興趣,甚至缺乏感受和思考的能力。對教育產生厭惡,並逃離。

中丹教育論壇中方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談到,現代孩子在視力、聽力、方向感等方面有所退化,他們更多生活在有電源插座的環境中。八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兒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即:解放頭腦,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強調孩子應在自然中實現全面發展。如今“雙減”政策的提出,更是直接指向這一問題的核心,希望給孩子們更多學習的體驗和動腦、動手、觀察、思考的時間。

中丹教育論壇丹方主席、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主席、北菲茵民眾學院前院長摩根·戈德鮑爾表示,當前,我們正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加劇,生物多樣性嚴重缺失,各類資源亦日趨匱乏。因此,我們需要轉變心態,探索和實踐全新的生活方式。這種轉變應從幼兒教育開始,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我們應共同開發全新的教育方法,不僅傳授科學知識,也引導社會行為,更對自然進行全面、系統的理解。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認識到與自然的緊密聯絡,並將這種理念融入幼兒園和學校的教學中,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山東省高密市第一中校長趙虎認為,教育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基於自身經驗自主構建知識,而非簡單的資訊傳遞。當前教育生態下,學生過早揹負沉重心理負擔,亟需反思教育的本質和目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和校長,應創辦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校,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獲得美好體驗。

大自然本身就是教育的意義

大自然不僅是生命的搖籃,更是孩子心靈的療愈師。李鎮西認為,大自然本身便蘊含著深刻的教育價值。自然環境能夠淨化心靈,培養對自然的純粹熱愛和敬畏。大自然是促進智力發展和創造能力的天然教師,能夠潤化知覺、激發思維,使言語充滿個人體驗。大自然有助於增強師生感情,營造親密無間的班級氛圍。透過迴歸自然,能夠實現心靈的淨化、智力的提升和情感的深化,這才是教育的本質所在。

李鎮西表示,我們的教育在很多時候強調“有意義”,這當然是必須的。所謂“有意義”,指的是我們的使命、教學目標、課程設定以及教學手段都應具備明確的價值和意義。然而,這種強調往往是從成人的視角出發的。我們還需要從兒童的角度來考慮,教育還應當“有意思”,是好玩、有趣、浪漫且充滿詩意的。

研究表明,每週在大自然中呆30分鐘可提升幸福感,預防心理健康問題。丹麥終身學習計劃協會秘書長麗莎·約翰森強調了兒童福祉這一議題,呼籲教育應更多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靈成長,而非僅限於物質生活的豐裕。

麗莎談到,丹麥有讓孩子大量時間在戶外的傳統,但近些年社交媒體奪走了孩子不少戶外時間。學齡前兒童戶外時間多,而11-15歲孩子則較少。麗莎稱,父母需樹立好的榜樣,幫助孩子建立與自然的深厚聯絡,可以將玩耍、學習和社羣活動相結合,甚至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如應用程式來吸引大一點的孩子。同時,將自然和可持續性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透過詩歌、戲劇、歌曲和音樂等多感官方式加深孩子對自然的感知。最重要的是,向孩子解釋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關愛和保護大自然,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北京日日新學堂在一個大果園般的環境中,孩子們擁有廣闊的天地盡情玩耍。這裡有一個被孩子們戲稱為‘UFO大坑’的空曠大坑,雖然裡面空無一物,但孩子們卻從家裡帶來輪胎和各種工具,在這裡玩得不亦樂乎。”北京日日新學堂創始人、校長王曉峰介紹了校園裡學生的日常狀態,孩子融入學堂,迴歸自然,沉浸在自然的樂趣中。

他認為,自然環境對於兒童的全面發展和感官學習至關重要,是治癒“自然缺失症”的有效途徑。當前教育過於偏重理性發展,忽視了感性基礎,而感官體驗和情感發展正是透過自然接觸得以實現的。自然是最豐富的環境,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感官,促進其全面發展。同時,自然也是最美麗的藝術,是孩子們發現美、培養情感的最佳場所。然而,現代學校普遍缺乏自然環境,這令人遺憾。透過迴歸自然,孩子們不僅能獲得感官和情感的滋養,還能在自然而然的人際關係中實現全面成長。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姜躍平從學習者、家長、用工者和觀察者4個視角反觀目前“繁榮而荒涼”的自然教育現狀。他認為花壇綠植≠自然、課程課堂≠自然、活動展示≠自然,要對教育與自然如何連線作深度的體驗和思考。老師和家長要用用個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激情,來呼喚孩子們對自然的熱愛和欣賞,給他們最好的自然教育、生命教育。

讓教育與自然保持連線,獲得幸福感

如何保護孩子免受“自然缺失症”的困擾?如何重建孩子與自然的親密聯絡?作為中國首個民間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發起人之一,楊東平認為,改變之路必須從最基礎的社會文化更新和教育文化更新開始。

他回顧了“自然之友”在過去三十年中如何透過流動教學車和戶外活動,引導孩子們走進自然,培養環保觀念,認識到親近自然是一種重要的環境教育。“自然之友”的環境教育已經發展成自然教育,不僅面向兒童,也面向成人,教育空間從學校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羣。透過多樣化的活動,推動自然教育的普及和實踐。

“自然教育”的核心在於利用自然環境作為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意在透過多種活動來激發參與者的感官體驗,認知自然,培養對自然的情感和多種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大會上,來自中國和丹麥的專家、學者、校長和一線教師分享了不同的實踐案例。

青島中學是一所僅創辦七年的學校,坐落於美麗的膠州灣畔。青島中學校長汪正貴分享了該校師生將學習與實際問題結合,使課程既富有趣味又充滿意義的一些故事。

青島中學的物業管理人員發現校園內的爬牆虎不往上爬,便邀請小學老師引導學生探究原因。結合葉聖陶的《爬山虎的腳》一文,孩子們分組觀察、假設、求證,從環境、品種到養護多角度探討,甚至請教高中階段的老師。最終,他們推測是海風影響了爬牆虎生長,並形成研究報告建議物業改進養護方法。

汪正貴舉例,在青島中學九年級和八年級的英語課上,老師曾佈置了一項真實任務,檢查校園內所有英文標識的準確性和規範性。學生們最終發現並糾錯了22處翻譯不當的地方,他們透過諮詢老師、外教和查閱字典,確保糾錯準確。學生們將成果整理成報告,獲得了認可。

“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超越了書本,還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找到了學習的意義感,成為激發內動力的有效途徑。”汪正貴表示,一個孩子學習的內動力,最初往往源於興趣。這種興趣可能源自對某個事物的喜愛,甚至可能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這門學科。然而,我們更希望孩子能夠持續熱愛,這時就需要依靠學習的價值和意義來驅動。

上海“田字格公益”創始人、貴州田字格實驗小學校長肖詩堅曾在丹麥留學,她說是丹麥人喚醒了她的自然意識。2017年,肖詩堅紮根貴州大山,創辦田字格實驗小學,探索以“鄉土、自然、人本、未來”為核心的鄉土人本教育模式,為中國鄉村教育的發展探索可能的新方向。

田字格學校秉持的自然觀並非獨立課程,而是融入鄉土課、生命課及其他課程中。肖詩堅介紹,“二十四節氣”貫穿于田字格學校的課程和實踐中。每天早晨,學生們都會參與照顧農場和田地,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種植和收穫的時機。“有些城裡人可能會覺得泥土髒,但在我們的自然教育中,孩子們卻笑得格外燦爛。他們還會從老鄉家帶回一桶牛糞,用來滋養學校的農場。”

田字格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生命研究課,如狗之間的交流方式、鳥類飛行的奧秘、人眼顏色的秘密、螞蟻搬運重物的能力,甚至包括對生命與死亡的探討等。

組織戶外教學,老師們往往會為安全問題擔憂。肖詩堅認為,危險固然存在,但自然的危險旨在教會我們兩件事:一是心生敬畏,二是做好準備。因此,田字格學校在每次外出活動時都會進行精心策劃,制定預案並進行訓練。例如,學生們會在校內進行負重跑步鍛鍊,為十天後的山區徒步研學做準備。

將孩子們從課堂上解放出來,給他們更多接觸自然的時間,丹麥科魯普中小學校長西蒙·漢普爾-約根森分享了學校的一項創新舉措。學生們在一次課堂討論中表達了他們對參與教學方式決策的願望,以及對教學方法多樣化的期待,因為他們對現有的單調教學方式感到厭倦。學生們希望有更多的實際操作和校外活動,減少對螢幕、書本和紙張的依賴。為了響應學生的需求,學校決定每週設定一天為“無螢幕日”。此外,每月還設定一天為“無傳統科目教學日”,讓學生和老師都能從常規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

博恩瑟森林日託中心地處森林環繞的地方,教師和孩子們通常全年都在戶外大自然裡活動,密切關注四季變化。丹麥博恩瑟森林日託中心地區總負責人、早期教育專家梅特·喬爾分享到,在丹麥的幼兒園和託兒所裡,遊戲一直被賦予重要的意義,透過日常的活動,老師們幫助兒童理解自然和自然行為如何融入日常生活。

丹麥林德萬中小學教師莉斯·扎喬展示了一個完整的基於反對食物浪費的專案式學習案例。她說超市裡不長土豆,它長在了陽光下,學校不能辦成生產產品的工廠,要辦成孩子成長的森林和大草原。

丹麥前青年學校和民眾學院資深教師梅特·霍蘭認為,一個孩子就是一顆完整、自信的種子,教育的作用就是給孩子提供土壤,呵護孩子的心靈,讓這顆種子發揮它內在的潛力,遵循自然的規律,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長成參天的大樹。

在11月3日上午舉行的“學生對話”環節中,由蒲公英教育智庫實驗盟校總校長趙桂霞擔任主持人,與來自不同學校的幾位學生展開深入交流。參與對話的學生包括丹麥哥本哈根林德萬學校的艾倫·諾托夫特、高密一中的李馨悅、青島中學國際部的殷子宸、毛浩然以及北京日日新學堂的王大溪。他們共同探討了教育、成長等話題,分享了各自的學習經歷和感悟。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師工作與研究部主任於維濤在大會最後做了致辭。他闡釋了幸福與自然的關係,他認為,大自然是幸福教育的搖籃,而幸福教育是大自然的家園。學校是縮小的自然,自然是放大的教育,自然是幸福教育的沃土。自然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主要以原生家庭為主;學校教育是生長的教育,主要以學校教育為主。自然是最大的教育資源,擁抱自然,讓教育自然發生,孩子們就會幸福地成長。

據悉,本次大會是中國丹麥教育論壇的第五屆活動。自成立以來,中國丹麥教育論壇每屆主題一直以“教育幸福”貫穿,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專家學者、教師、家長和學生從不同維度分享碰撞“教育幸福”的路徑、方法和成功的經驗探索。